飲水迷思|6種飲水方式恐增4患癌風險 營養師揭9大最佳喝水時機

保健美顏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1 11:30

分享:

分享:

6種飲水方式恐增4患癌風險,營養師揭9大最佳喝水時機。

飲水很重要,但如何飲水也大有學問。有台灣醫生曾指出,飲水方式不當,可能會攝入毒素,導致肥胖等健康問題,嚴重甚至可增加罹癌風險。TOPick整合了6種錯誤飲水方式,以及每日飲水的9個最佳時機,維持身體健康。

最新影片:

台灣高雄榮總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曾在節目《健康2.0-名醫觀點》上分享,一天需攝取2000cc至3000cc以上的水,才能促進人體循環、幫助尿液排出毒素或代謝物。然而,有6種錯誤的飲水方式可對健康構成風險,而這些飲水方式都與塑膠容器有關:

  • 塑膠杯裝熱水
  • 塑膠樽裝熱水
  • 塑膠水壺裝熱水
  • 塑膠吸管喝熱飲
  • 塑膠袋裝熱湯
  • 塑膠湯匙舀湯

祝年豐進一步表示,塑膠製品會溶出一些化學物質,這些化學物質稱為「環境荷爾蒙」,會造成代謝內分泌失調,進而導致肥胖、罹癌風險。

祝年豐說明,上述塑膠容器若是用來盛裝熱水、熱湯,熱力會令塑膠滲出一些化學物質,這些物質又稱為「環境賀爾蒙」,恐會導致肥胖,造成人體代謝內分泌失調、性早熟、不孕,甚至增加罹癌風險,尤其是女性乳癌與子宮內膜癌,男性則可能出現攝護腺癌或膀胱癌。

營養師教正確飲水方程式

除了要儘量避免環境毒素風險,飲水也要看時機及份量。台灣營養師程涵宇指出,有6大重要功能,包括促進代謝、排除廢物、代謝營養素、調節體溫、構成細胞成分,以及潤滑作用。她又列出9個重要的喝水時機,以及在該時機飲水的作用:

點擊圖片放大
+9
+8

程涵宇提醒,飲水速度不宜太快,也應培養飲水的習慣,不要在想到的時候才喝、沒想到就不喝;另外她亦指出不要猛灌水,指對身體並沒有好處。至於每天應該喝多少水,她就建議用體重(kg)x 30ml的方式算出一天的目標飲水量,如果正處於減脂期間,則可以用體重(kg)x 40ml來計算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